时间像横扫世界的洪流,大浪淘沙,有些人除了年龄什么也没有抓住,而另一些人,奋进拼搏,乘风破浪,他们与时间一起成长,成为了时间真正的朋友。——吉木尔布
公元年8月,在各种奇葩层出不穷的里约奥运会快要结束的那几天,瓦西古都接到任务,从地处大凉山的老家赶回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为接下来远赴海外的比赛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
瓦西古都投篮练习(三分8投全中)
首都已入秋,但午后依旧热浪翻腾,日光刺眼。瓦西古都在训练结束时早已大汗淋漓,他倚靠在护栏上,看着骄阳下的队友们在场上挥洒着汗水,在那个漂亮的三分球在球筐边缘连转了几圈终于乖乖滚进篮筐时,不禁脱口而出:“属泽!”
秋高气爽。望着那蓝天白云,瓦西古都不禁想起大凉山。
那一年,瓦西古都还只是一个在狭窄的街道上滚铁环、趴在地上玩弹珠搞得自己一身灰的小学生,问他梦想,或许也会脱口而出科学家、军人、医生之类的“套路”。至于这个他似懂非懂、人云亦云的所谓“梦想”在自己的人生中究竟有多大分量,他不得而知。
瓦西古都幼时的玩伴们,都比他年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曾形影不离的老友各奔前程,很多都报了业余体校,将课余时间都花在了训练上。找不到朋友的瓦西古都偶然路过球场,看见那些在阳光下驰骋的身影,他突然觉得:为什么我不也去报体校呢?于是他飞奔回家,软磨硬泡,终于说动父亲托人把他也送了进去。从此,篮球领着懵懂的他开启了新的人生。
岁月好比一江春水东逝去,这一路上,朋友或许会走散,陌生人反而会相遇于未知,并在这未知中夹杂着机遇与希望。
瓦西古都渐渐在球场上崭露头角,还就此遇见了人生中的第一位伯乐。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练的大力推荐,使得他顺利进入了前来招收体育特长生的重庆一中。
来到重庆,瓦西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和他人的差距,几乎没有上场机会的他,被激起了体内那股古彝人不服输的劲头。整整一年的时间,除了正常的训练,他还在晚自习下课的时候,自己偷偷跑到操场加练。“只有在晚上去,因为我怕被人看见,怕被当笑话”,其实比起这些,他更怕的,是落于人后。空荡荡的操场在黑夜的笼罩下显得更加寂静,汗水如雨,却落地无声,连身影也融进夜色,夜复一夜,他沉默又坚定地走着属于自己的征程。对于这段经历,瓦西这样形容:“那时候,我才真正地认识了篮球”。
时间是生命。你曾将你的时间耗费在哪里,结果都会显现于你的生命之中。如愿以偿,自己的锲而不舍使得瓦西在校队渐渐站稳脚跟,能力拔尖的他最终被保送进北京交通大学。
中学时代的瓦西古都(后排左二)
“我从来没有因为篮球流过眼泪,就算输比赛也不,但是那一次,我哭了三天。”回望自己刚入校的时候,这位身高,穿着46码鞋,打过百余场全国性比赛的“球场老司机”毫不遮掩地说。
彝人的率直甚至鲁莽一览无余地体现在球场上,这种表现让教练对他很是不满,受批评成了瓦西的日常。入学两个月,因为某次表现不如预期,教练当着众队友狠狠骂了他,让其写检讨当众宣读,还让他停了赛。
教练的严苛处罚,队里老球员的牵制,南北人文环境的巨大差异,重重压力向他碾来,曾经的主力光环瞬间褪去,使这个才满18的血气方刚的彝族青年力不从心。就在他认真考虑退学之际,接到了高中学长的电话,勉励他当个“百日好汉”,默默数数,自己刚上大学73天,退学实在丢人。于是重振旗鼓,与困难抗衡,咬牙坚持到了天,此时再回头看,一切早已随风而去。
生活就像体能训练,挺住终究会多一些进步
时间的洪流席卷走荣辱恩仇,但各种经历的沉淀才使得你之所以为你。瓦西古都在重回球场后不久,因为一场比赛失利而遭到冷遇,在校队的地位大不如前,这浮浮沉沉的两年让他的性格被磨炼得更加沉稳:没有比赛,那就看书;校内没有比赛,那就去校外。他学会了积极调整状态去适应自己的每一次低潮。
天无绝人之路,他偶然地在这段时间加入了五棵松(北京当地知名俱乐部之一)。就此有了更多接触大比赛的机会,认识了更多经验丰富的前辈,对他而言,这是提升自我的大好机会,更是走向世界、连接未来的窗口。
瓦西古都华熙B.ONE联赛照(第一张后排右二,第二张左三)
北京市要从32支俱乐部里挑选出10名球员远赴海外参战,瓦西古都入选了,成为首位在正式比赛中与德鲁联赛、VBL联赛球队对抗的彝族球员。他很感激,说这是他的运气,可是这种运气,往往只垂青有准备充分的人。
瓦西古都与德鲁联赛创始人
瓦西古都与德鲁的劲敌合影
瓦西古都在欢喜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在日本,某次赛前需要队员进行自我介绍,他一开口便是彝语,“我不需要别人知道我是谁,我只需要自己知道自己是谁。”
在美国,他结识了德鲁联赛的创始人。从这个每年培养大批篮球新手输送向世界各大篮球联赛的黑人大叔身上,瓦西古都似乎看到了未来为什么我们没有一个类似的联赛?大凉山的人们热爱篮球,但却没有一个专业系统的培训体系,“其实篮球的门槛很低,只要有个篮筐,你就能打球,只要能把球投中,你就会打球。”这样想来,如果有这么一个类似的机构,不知会有多少大山里的孩子因此改写命运,“最重要的其实不是篮球本身,不是训练也不是比赛,而是通过这一切打开一扇彝族孩子们看世界的窗,让他们有机会站到更高的平台,走到更远的地方。”这已然成了目前瓦西古都最大的愿望。
身着美姑彝族上衣的瓦西古都
除此以外,瓦西说他还有一个“私心”——在家乡美姑修建一个像样的篮球场馆供孩子们娱乐和训练。我提示他这叫“情怀”,他摇头:“不,这就是我的一个私心。”他所认定的这个私心,其实哪里算私心呢。若每个人都有一个为了自己的民族和故乡贡献的私心,即便个体力量微弱,众心向一,根稳茎固,何愁不会枝繁叶茂?就像那颗瓦西在日本岛海岸捡起的带着为家人祈福之语的石头,在被扔进茫茫太平洋之时,它早已不再是普通的石头了——身在他乡,仍坚定孜子普乌乃魂之所向。
瓦西古都扣篮练习
二十,多美好的年纪。
人生路到现在不过才走完四分之一。
传统与现代,异乡和故土,这位彝族青年在纷扰的尘世里不但没有迷失,还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深谙篮球要领的瓦西古都,在此之前,让自己的人生好似过人般争分夺秒、干脆利落;从此以后,他也希望如灌篮一样既稳又准、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进发,与时间一起成长,成为时间真正的朋友。
是的,梦想从不曾远离。
只见那逐日的少年,追随时间,一直追到世界的尽头。
瓦西古都争抢篮板(左一)
瓦西古都留在俄罗斯的签名
瓦西古都在日本
瓦西古都在日本遇见留日彝族泰拳拳手阿木悠古
治白癜风昆明哪家医院好早期白癜风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