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人一样,我的球鞋之旅是从初中开始的;是从一本本报亭的十元杂志开始的;是从《SIZE》《扣篮SLAM》开始的...
那个时候在我的心里只要在商场里的牌子就算是名牌。诸如鸿星尔克还有°。脚下假冒伪劣的全气垫花花公子耀耀生辉。
这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来说是不允许的。可能是看着别的同学穿着新款的kobe勾肩搭背有说有笑。也可能是看了体检报告发现本身差不多高的我们在穿上鞋之后我却矮了他们一头。我想。一定是鞋子上出了问题。
后来我买了一双袋鼠的高帮板鞋。底子很薄很硬很捂脚,帮却很高。现在想来真的丑的出奇。但我还是把它穿进了学校。为了脸上的薄面。后来结果不太好,被同学笑了大概一礼拜。我以后也再也没有穿过那双鞋。虽然是听说清仓还是花了一百多买的。那是的一百多块对我来说真的是天文数字。接近我一个礼拜的生活费了。
作为一个住宿生每周的零花钱就那么一百五十块。再加上一个月充的饭卡钱。算下来一个月刚好块。在买他之前我的生过还算是富足。
后来班里传开了一本《扣篮SLAM》的杂志。那会儿我记得特别深刻。那一年是罗斯年。我也看上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双正经篮球鞋。
罗斯正代2.5
就是这双在我眼里颜值突破天际,罗斯上脚完美契合,给我无限美好遐想的一双鞋。售价在一千往上对于我来说真的难以想象。
小卖部,一个拯救我的地方。如果我去食堂一次三餐的话一天下来是三十五块钱左右。再加上喝水喝饮料的话一天的支出在四十块钱左右。所以在那段日子里人家中午去食堂吃饭我在班里啃三块五的鸡肉卷。人家下了体育课喝着冰镇饮料我喝着提前打好的凉白开。就这么日复一日。钱够了,这双鞋也终于成为了我的第一双正经篮球鞋。
穿上它的时候我就是一米八!当然,也因为他我第一次走上了球场。接触了公牛,喜欢上了篮球。
后来参加工作日子过的好了一些。球鞋也不再是什么负担。不会在为一双鞋啃鸡肉卷。但是这双黑红的罗斯我一直没舍得扔。黑红配色仍然是我的主打之一。不为别的,就因为我的一切是因它而起。
再后来就有了女朋友,一位业余女鞋头。共同语言造就了无数的乐不可支也算快活。
OK,这就是我“第一双”的故事,你的呢?
编辑